西安未央法院“收、保、调、确、执”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24 09:47:03 阅读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依法规范民事立案与调解工作的意见》印发后,西安未央法院立案庭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立案、调解工作进行梳理,在坚持立案登记制不动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依托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探索出以“案件接收、诉前保全、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强制执行”为内容的“收、保、调、确、执”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切实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以该机制为依托,完成诉前保全186件,在先行调解阶段化解各类纠纷1614件,司法确认1095件,督促自觉履行596件,努力让纠纷能“解”也能“结”。

一、收案:释法明理在前

依托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建设,推动全流程释法说理工作向前延伸,充分向当事人、群众普及、宣传先行调解理念及工作机制,引导更多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设置专职案件分流员每天对接收案件进行筛选、分流,对于同意开展先行调解的案件引入中立评估机制,通过阐明诉讼风险、法律规定、证据要求等内容,引导当事人建立诉讼风险意识,深化案件的一次分流;对申请诉前保全的案件直接转入专职法官团队快速开展保全工作,为纠纷实质化解夯实基础。

二、保全:执行力量前置

从制度建设上,创新性的将执行法官从诉讼后端推向解纷前端,直接负责保全审查与督促履行,已完成诉前保全案件186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做到应保尽保,利用执行威慑力推动“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同步向当事人发出《诉前财产保全告知书》《涉诉知识产权纠纷公益咨询告知书》等材料,再次确定当事人调解意愿,优化案件的二次分流。针对保全案件固定调解团队,实现“当天保全、当天流转、当天调解”,减少程序空转、加速案件进程。

三、调解:多重力量协同

紧抓全省商事调解试点契机扩充先行调解力量,在坚持自愿调解原则基础上,利用“优先委派、二次分流”机制将商事调解、人民调解、特邀调解有效整合,针对贸易、投资、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及新类型、新业态商事纠纷,优先委托至商事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对于当事人同意调解但不同意缴纳商事调解费用的纠纷二次委托至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充分保障当事人选择权。利用工作机制推动审判、执行力量指导调解,通过空间聚合、职能重构、威慑前置,将执行压力转化为调解动力,成功化解纠纷1614件,不仅避免出现调解结果无法执行、不利于执行的情况,还在调解成功签订调解协议的同时向当事人发出《自动履行告知书》,书面释明违约成本,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相应义务,努力实现“一案结,多案消”。

四、确认:保障调解效力

建立审判组织与调解组织“结对子”的工作模式,确保调解组织有人对接、调解案件有人指导、调解协议有人确认。调解成功的案件经当事人申请,由对应调解组织的审判团队直接受理,充分发挥司法确认程序不收诉讼费、审理审限短、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优势,将“纸上权利”转变为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向当事人出具司法确认1095件、调解书33件。在履行期限届满前,由执行法官提前介入,联合调解员持续对义务人进行一次督促履行,在这期间任何时间节点履行完毕的案件,义务人可申请法院向其发出《履行完毕告知书》、权利人签署《履行完毕确认书》,让履行无后顾之忧。

五、执行:促成实质解纷

对义务人未能按期足额履行导致权利人申请执行的,中心的执行法官团队充分发挥了解案件情况、掌握当事人情绪的优势,在受理执行案件前3日内进行二次督促履行,督促596件纠纷自动履行,通过“督促履行+强制兜底”组合拳,让40%的诉前保全案件,特别是针对涉农民工工资、商事等重点经济、民生领域的案件实现实质解纷。对536件有案件在执、有执行历史案件、有明显推诿等不利于当事人实现权利的情形的,立即由中心执行团队立案受理,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下一步,未央法院将树牢“案件到我为止”理念,继续完善“收、保、调、确、执”一站式解纷机制,整合解纷力量,优化解纷程序,推动执行力量从受理到执行的全流程、全方位覆盖,用“一站式闭环管理+督促强制并重”推动实现“纠纷一次性、实质性解决”,以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案庭 张晨)


编辑:许沥心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