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红军镇人大:代表在一线,抗旱保苗护民生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5-20 11:08:34 阅读量:

近期以来,旬阳市气温长期居高不下降雨稀少,红军镇遭遇旱情,水稻秧苗移栽时间推迟、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受灾严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面对旱情“大考”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发出“齐心协力,共抗旱情保民生”的号召,镇人大主席团迅速响应,动员市镇代表全力协助党委、政府开展抗旱保灾工作,投身到抗旱一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勇担使命,当好抗旱“宣传员”。市镇两级人大代表闻令而动,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开展入户宣传,面对面为群众讲解抗旱知识,尤其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理解抗旱的重要性,同时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在村民微信群、朋友圈及时发布抗旱信息和节水技巧引导群众自觉的形成节水意识,号召群众积极自救、互帮互助、共克时艰,营造出全民抗旱的良好氛围。

身先士卒,当好抗旱“调查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与镇村干部协同配合,采用“分片包户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实地查看农作物旱情受损情况、水源储备状况以及群众饮水困难程度。每到一处,代表们都详细记录群众的用水需求,认真收集抗旱的建议,为后续制定精准有效的抗旱措施提供的详实依据,切实的发挥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汇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共抗旱情。

心系民生,当好抗旱“救火员”。针对农作物缺水困境,人大代表聚焦“抗旱保苗”,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代表积极协调抽水设备、水管等抗旱物资,利用抽水设备从河道抽水,及时将水源引入干涸的农田灌溉作物。同时,代表们积极发动群众成立抗旱互助小组,协同开展灌溉作业,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农作物因旱受损面积。针对部分村民聚集点的蓄水塔出现破损的问题,上马村、庙湾村、茨坪社区的代表们积极协调物资对水塔进行维修或是选址重修,有力的保障了130户,400多人的饮水安全,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大代表在抗旱一线的担当作为。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