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 —— 西咸新区法院开展现场应急救护培训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28 09:36:01 阅读量:

为进一步增强全院干警安全应急意识,掌握守护生命的关键技能,提升干警自救、互救、施救能力。7月23日下午,西咸新区法院开展全院干警现场应急救护培训。此次活动特邀西安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服务中心督导师王志民担任讲师授课,旨在让干警在面对突发健康危机时,能够科学、规范、有效地实施初步救护,为生命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

 

培训以“救护概论”为起点,系统梳理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等关键救护场景,主要聚焦于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且紧迫的两类救助技能:心肺复苏(CPR)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

心肺复苏(CPR)

在心肺复苏应急救助模块的教学中,首先,讲师严谨细致地讲解了从事故发生后的评估环境安全、快速判断伤者意识和呼吸状态、及时呼救,到实施高质量胸外按压的关键步骤——包括精准定位按压点、规范按压手法与深度频率。其次,重点讲解了人工呼吸的标准操作流程,清晰演示了开放气道、捏鼻包口吹气的正确操作及使用呼吸膜进行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演示中,特别区分了成人、儿童及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技术要点。

 

最后,讲师对“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进行了深入介绍,包括其工作原理、操作步骤、清晰的语音提示解读,以及在心肺复苏流程中如何无缝衔接AED的使用,并重点强调了使用AED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

针对气道异物梗阻这一突发危险,培训深入剖析了气道异物梗阻的典型表现和易发人群,强调快速识别的重要性。讲师通过现场互动与情景模拟,直观演示了成人遭遇梗阻时的自救技巧及施救者应采取的具体施救方法,尤其对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施救手法进行了重点拆解和详细操作演示。

 

此次培训内容贴近实战、方法科学,填补了干警们自身在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上的空白。不仅是对干警个人能力的提升,更为法院日常工作及当事人参与司法活动的环境增添了坚实的安全保障。生命无小事,应急显担当,法院干警率先垂范,以专业急救技能筑牢安全防线,正是司法为民情怀的生动实践。

培训的意义,不仅在于技能的习得,更在于法律赋予的施救底气与社会责任的觉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深刻体现了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鼓励与保护,在生命危急面前,挺身而出是值得倡导和保护的正义行为。当《民法典》为善意撑起保护伞,科学知识便成为我们施救的底气。愿此次培训播下的种子,能在更广阔的社会土壤中生根发芽——让每一次意外现场不再有彷徨的双手,让“人人敢救、人人会救”成为文明社会的温暖注脚。急救之技,最终指向的是我们守护彼此生命的共同信念: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作者| 杨萌颖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