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25 09:06:58 阅读量:
当您与他人发生争议需要启动法律程序,当夫妻感情破裂协议离婚未果需要化解时,大荔法院立案庭如何让司法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家事审判如何巧断家务事、解心结?7月24日上午10点,《环境热线》走进大荔县人民法院,与听众网友一同感知司法为民的温暖实践。
大荔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大荔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搬迁并开展工作,全新升级的诉讼服务大厅设置有诉讼引导区、便民服务区、立案等候区、登记立案区、自助服务区、第三方服务办公室、多元解纷办公室等多个独立的服务区域,涵盖诉导分流、登记立案、缴费退费、信息查询、收转材料、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多项功能。
为了方便当事人,大厅设置有虚拟3D 寻路导航系统、司法公开一体机、法官留言通话系统终端、智能云柜、智慧执行终端、诉讼服务自助终端等设备。
自2025年全面推广应用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以来,当事人利用诉讼服务远程终端设备将普通起诉状通过人工对话方式生成要素式起诉状180余份,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起诉成本,使群众充分享受到人民法院两个“一站式”建设及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
在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方面,不断推进“互联网+诉讼”新模式。推进网上立案、网上调解,全面推广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完善在线诉讼规则,推动电子诉讼服务向移动端发展,实现民事诉讼全程在线办理。
推进多元解纷,也是诉讼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正式立案后,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先行调解”,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先行调解工作。
家事审判工作方式
家事审判里,“审理”是法官依法判决,像医生开刀,直接解决问题;“调解”更像是中医调理,重在疏通心结、修复关系。
实践中,优先启动调解程序,把双方请到圆桌前聊。法官和调解员就像“和事佬”+“传声筒”,帮他们说出心里话,找到都能接受的方案。涉及家暴、严重侵害等底线问题,或者多次调解无果,那就必须果断“亮剑”,转入审理裁判,用法律划清界限、保护权益。
家事审判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家事调解沟通技巧的核心在于营造安全氛围、促进有效沟通、聚焦解决方案,并始终以保护弱势(尤其儿童)为底线。
1.情绪疏导与空间管理:设立家事调解室、心理疏导室,将调解优先、情绪疏导、心理干预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
2.深度倾听与诉求转化:透过表面的争议,敏锐识别并转化其背后的核心情感需求。同时,引入富有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审理,化解矛盾,营造温馨和谐的诉讼环境。
3.面向未来与聚焦方案:引导当事人将注意力从过往对错转向未来解决方案,特别是围绕子女最佳利益、老人妥善赡养等共同关切点,寻求建设性共识。
4.深化联动与协同解纷:与妇联、民政、教育、社区等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心理疏导工作站,充分调动法治副校长,院校联合、院府联合,牵头举办涉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活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职能衔接。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具体保障
1. 让孩子的心声“被听见”,而非只当“裁决对象”。
2. 警惕“父母争夺战”,聚焦孩子成长需求。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制发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对于监护不到位的监护人,制发家庭教育促进令。
对公众或者对正在经历家庭困境的人们一些建议
1.家事如天,但天不会永远下雨。请勇敢正视问题,不回避法律保护。
2.法律不是冰冷的墙,而是遮雨的屋檐。走进法院不是“撕破脸”,而是为家寻找一条更健康、更安全的路。
3.修复的路也许很长,但值得一试。无论选择理性沟通、专业调解还是法律裁判,核心都是让家回归温暖与尊重。
请记住:寻求帮助不是软弱,而是守护家庭的勇气。家可以经历寒冬,但春天,永远值得期待。
编辑:许沥心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