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24 09:56:10 阅读量:
2025年,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紧扣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与全市“深化六个改革”要求,以“两行动、两措施”为抓手,在打击涉企犯罪、化解信访积案、规范执法行为、服务企业发展四大领域精准发力,交出一份彰显法治温度与力度的“半年成绩单”。
一、重拳出击!严打涉企犯罪保障市场秩序
合同诈骗“零容忍”
组建侵企案件专业审判团队,上半年审结4起合同诈骗案,通过“追赃挽损+法律宣讲”双管齐下,促使被告人主动退赃,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加大财产刑适用处罚力度,坚决收缴犯罪所得,降低再犯的可能性。
职务犯罪“防未然”
重点打击企业内部职务犯罪,向企业发送司法建议书,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防范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提升企业人员法治意识。与公安、检察机关建立案件移送绿色通道,形成打击合力。
金融犯罪“强追缴”
对非法集资案实行专案专人办理,缩短审理周期。审理中发现的涉案资产线索第一时间函告侦办机关,通过查封、扣押、冻结等手段,累计追缴资金超千万元,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二、信访攻坚!积案化解率达86%
初访“即接即办”
严格执行《信访问题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涉企信访案件建立台账,第一时间交责任部门办理,及时处理问题,全程跟踪反馈。2025年以来院庭长接访155次,就地化解矛盾36件,有效地化解了一批初访案件。
积案“包干到底”
实行领导包案化解责任制,庭长分包,责任到人。对58件上级交办信访案分类施策,截至6月底,已化解50件,化解率达86%。
三、刀刃向内!规范执法筑牢司法公信
促进执法“规范化”
2025年上半年,与重点岗位谈心谈话2人次,个人就相关问题申报201人次。开展督察5次,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理4人次、并全院通报,督促干警增强纪律意识,改进司法作风。
执行整顿“见实效”
针对执行难问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纪律作风专项整顿,结合近两年受理的信访、投诉举报件情况,反馈5方面13项问题并督促整改。邀请区纪委、区政法委以及特约监督员全程监督执行腾房行动一次。
司法规范“全闭环”
针对上级智能审务督察反馈问题,通过调阅庭审录像、约谈责任人等方式落实整改,开展专项督察4次,下发《审务督察建议书》1份,建立“问题发现—整改落实—跟踪问效”闭环机制,推动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四、精准服务!法治护航企业发展全链条
送法入企“面对面”
常态化开展“送法入企”,组织法官深入秦农银行、中建八局等企业开展专题讲座,现场答疑解惑,针对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提供“一对一”法律建议。举办企业家座谈会,对14名来自各行业领域的企业家代表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商事审判“提质效”
开展“商事案件质效提升行动”。强化案件质量把控,定期组织商事审判业务学习和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上级法院法官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探索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对于疑难复杂、法律适用存在争议的案件,在合议庭评议前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充分听取不同意见,为合议庭裁判提供参考。
多元解纷“线上+线下”
推进在线调解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在线调解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调解相结合。引导当事人通过在线调解平台进行调解,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调解效率,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五、创新突破!知识产权保护“莲湖模式”
审判提速+普法升级
上半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74件,首次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暨八大典型案例(2024)》,通过“一图读懂”形式展示典型案例。在2025年4月启动知识产权宣传月专题活动,通过“‘知’启新程 ‘产’护创新”普法专栏向社会展现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每天发布1起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非遗老字号“双保护”
聚焦特色保护,助力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以“融解决”机制成功化解全省首例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跨区域协作保护的涉“非遗”著作权侵权案件。走访贾三灌汤包等老字号企业,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把脉问诊”。聚焦协同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生态,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行政惩戒—民事救济”无缝对接机制,将维权周期压缩至27天,为权利人节省52%的时间成本与诉讼支出。
涉外审判“国际化”
开庭审理涉美国、日本、墨西哥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等案件。召开“一带一路”涉外商事诉调对接座谈会,与市司法局探索跨境调解新路径,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更有底气。
2025年上半年,莲湖法院以“两行动、两措施”为笔,书写法治护航企业发展新篇章。下一步,莲湖法院将持续纵深推进“两行动、两措施”走深走实,以更优服务、更硬举措、更实作风,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编辑| 李娟
责编| 雪云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