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02 22:16:03 阅读量:
近日,西安鄠邑法院执行局通过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相结合的方式,妥善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张伟和李凯是相识多年的好友,张伟因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先后两次向好友李凯分别借款100000元、50000元。借款到期后,李凯多次索要,张伟均以生意亏损为由推诿偿还。李凯便起诉到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张伟向李凯偿还相应借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张伟迟迟未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李凯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谭飞迅速启动“线上 + 线下”查控模式,全面核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并多次联系被执行人,敦促其履行还款义务,但张伟一直声称自己没有还款能力。执行干警便依法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强制措施。
“法官,我现在被‘限高’,生活处处受限……”张伟表示因为李凯申请强制执行,导致其银行卡受限、失信、限消,实在无力偿还。
“我们俩是朋友,当初说好了周转过来就把钱还给我,没想到拖了这么久……”申请人李凯因迟迟拿不到还款,心中也十分委屈。
为妥善化解,谭飞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然而双方当事人一见面便火药味十足。申请人李凯情绪激动,指责张伟多年来的失信行为,让自己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折磨;而张伟则不断辩解,称自己确实经济困难,并非故意拖欠欠款。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场面一度失控。谭飞果断采取措施控制局面,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首次调解因分歧巨大无果而终,为打破僵局,谭飞采取“背对背”方式,分别与双方沟通。一边向张伟释法说理,既讲法律威严,强调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又讲伦理亲情,引导张伟回顾往昔情谊。一边安抚李凯情绪,向其讲述张伟的经营现状以及资金困境。在双方情绪相对缓和之后,积极跟进案件进展,并协调村委会以及对两人均熟悉的第三人进行劝说。
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和各方的耐心劝导下,张伟终于认识到逃避执行“行不通”“躲不过”。最终,张伟与李凯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张伟当场筹措资金,结清了全部欠款。(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作者:谭飞、孙楚
编辑:许沥心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