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司法局 | 滔河镇司法所:亲家变“仇家” 板凳架心桥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5-14 17:39:53 阅读量:

一块土地,让原本亲如一家的两户人不相往来;一条板凳,又让剑拔弩张的亲家重归于好。在岚皋县滔河镇漆扒村,一场因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在板凳会上迎来了转折。

故事的主人公是漆扒村村民向某和廖某,两人本是儿女亲家,儿女离婚后依旧是邻里关系,平日里相处得十分融洽。然而,年初两家因一块土地的边界划分问题产生分歧。向某认为廖某耕种的土地占用了自家院坝部分区域,而廖某坚称自己种植的区域不存在占用情况。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吵逐渐升级,不仅在田间地头大吵大闹,甚至还动起了手。原本亲密无间的亲家关系瞬间破裂,两家人见面都黑着脸,形同陌路。

村“两委”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入户开展了一场板凳会。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司法所、派出所及平安法治办的工作人员,搬着板凳围坐在一起。中午时分,院子里艳阳高照,房间里的气氛却是十分凝重。两家人远远地坐着,谁也不看谁。还是村党支部书记打破僵局:“咱们都是乡里乡亲,还是亲家,有啥事不能好好说?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就是想把事情掰扯清楚,给双方一个公平的说法。”

在大家的轮番劝说下,向某率先开口,红着眼眶诉说自己的委屈,认为对方故意侵占自家土地;廖某也情绪激动地反驳,强调自己绝无此意。工作人员现场查看了土地,并结合村干部的意见进行仔细的比对分析,拿出初步解决方案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对双方进行调解。

随着夜幕降临,院中的灯光亮起。经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的情绪逐渐平复。最终,在现场众人的见证下,廖某承诺将种植在公共区域的树苗砍掉,已经下地的包谷在秋收后也不再种植,双方终于达成和解。

这场由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在板凳会上得到了圆满解决,而这只是滔河镇通过板凳会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滔河镇始终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以接地气、有特色的“板凳会”形式,将会议开到群众家门口,在板凳上协调矛盾纠纷、收集民情民意,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真正落实落细落地。

为了让板凳会更好地发挥作用,滔河镇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包村干部的业务培训,让村干部积极传授经验,逐步提高干部组织板凳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定期跟踪回访,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针对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在板凳会上进行广泛宣传和解读,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各项惠民政策、安全常识以及反诈、禁毒、防汛等工作宣传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群众的知识储备与安全防范意识。

板凳虽小,却能承载民生大事;会议虽简,却能解决群众难题。在小小的院落里、在窄窄的板凳上,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不仅解决了矛盾纠纷,收集了民情民意,更凝聚起了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下一步,滔河镇将持续深化板凳会这一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为打造更加和谐、美好的良好氛围而努力奋斗。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